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考察报告 |
发布时间:2011/5/18 13:44:17 访问人数:2304次 |
4月17日-20日,周古廉会长参与了省人大工作研究会的安排,由我会高级顾问、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瑞鼎同志为组长、陈基余、沈善文、刘康、沈亮等同志一行赴湖南省,对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开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调研小组听取了湖南省长株潭两型办和省人大财经委的介绍,参观了上述三个城市和湘潭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株洲神农园以及中德合资湖南星诺电梯等部分企业。我们还专门拜谒了韶山市的毛泽东故居,敬献了花圈。四天的考察调研,所见所闻,感受很深,触动很大,很受教育和启发,在不少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一、 湖南省开展两型试验区的基本做法和经验
环长株潭城市群是以长沙、株洲和湘潭三市为核心、辐射周边岳阳、常德、益阳、衡阳、娄底五市的区域(又称长株潭“3+5”城市群),总面积9.6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45.8%,城市群人口4125.5万,占全省59.8%。其中,长株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总面积2.8万平方公里,人口1325万。
1、确立分段实施,先行先试,长足发展的目标定位
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湖南牢牢把握国家和本省实际,充分利用这一改革发展的新机遇,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大胆探索和试验,力求率先发展,又科学发展。他们把改革试验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前3年是打好基础,重点突破;接着用5年的时间,实施纵深推进;到2016年-2020年的5年中基本完成任务,取得较好的“两型”示范效果。
根据总体方案,试验区总的要求是“三先三新”,即率先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新机制,率先积累传统工业化成功转型的新经验,率先形成城市群发展的新模式。据此确定的“四大目标定位”也很有气势:要把试验区建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引领区,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化型城市群。不久之前,中央领导习近平、李援朝等同志到湖南视察时,业肯定了湖南的实验,希望他们在先行了一步的基础上,要继续探索前进。
2、建立强有力的协调推进机制
湖南省委、省政府确立了“省统筹、市为主、市场化”的推进机制,确定了省里、市里和市场分别做什么,做到行政不干预市场,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建设。省里成立了领导协调委员会,由省长担任委员会主任,省委书记担任顾问,下边设了一个有35名编制、还有许多临时借用人员的办公室。这个委员会规格高,工作力度大,业务骨干多,十分有利于集中统筹协调。省里还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并组建了湖南投资发展集团,带动市县融资平台建设。筹建“两型”产业投资基金和开元基金,总规模300亿元,据测算,将可撬动3000亿元社会资金。与国家开行合作编制、实施城市群系统性融资规划。又在全国率先出台“两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提出6大“两型”标准和5个地方节能减排标准。还与国家36个部委、72户央企在试验区布局实施50多项改革试点。
3、突出规划先行,形成体系
规划是试验区的基础工作,湖南为此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组织力量花大力气,反复论证,编制了1个大的改革方案和10个专项改革方案,1个区域规划和18个专项规划、18个示范片区规划及87个市域规划,明确了改革建设的行动线路图。还从立法的角度,制定《区域规划条例》,并正抓紧编制条例的实施细则,以期为改革实验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为建立长株潭空间动态管理系统,湖南又从3个方面采取措施来加以强化。一是实行保护优先的原则。在核心区8448平方公里划定禁止开发面积3900多平方公里,占46%。在长株潭三大城市之间划出522平方公里的“绿心”,89%为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二是多规统一的原则。为避免政出多门,力求步调一致,他们强调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融资规划要四规合一。三是法律保障的原则。除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个《决定》外,又通过省人大立法和多次组织执法检查,实现了一张蓝图管到底。
4、突出“两型”新概念,推进构建新型产业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长株潭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急需转型提升。湖南省按照“存量转型提升,增量创新发展”的思路,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极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高新化和“两型”化转变。一是大力发展“两型”产业。如湘潭市重点扶持精品钢材及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及清洁能源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四大战略产业发展。去年这四块已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0%以上,达240亿元。同时,又依据资源和区位优势,打造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现代物流产业,以及职业教育、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四大专业基地。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高核心竞争力,对绝大多数制造企业实施了信息化改造。三是推进节能减排,强化环境治理,创新体制机制。湖南重视综合运用法制、行政、价格等杠杆,淘汰落后产能,执行“五小”企业退出政策。实行绿色电价,实行分质供水和阶梯式水价。率先在全国推行宾馆酒店取消免费提供“七小件”。还实施环境污染责任强制性保险试点。对流域内51个市县实行省级财政生态补偿。提升并推广农村环保自治模式和垃圾分类处理模式。
二、“两型社会”试验取得的成效
长株潭试验区获批三年来,经济社会、改革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1、经济总量大幅提高。2010年,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15.9亿元,占全省的比重由此前的37%上升到42.2%;环长株潭城市群八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60.2亿元,占全省的79%。
2、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以轨道交通为主轴、以水能利用为重点、以公路和其他交通方式为支撑的综合交通体系正在形成。长株潭已形成半小时经济圈。武广高铁、沪昆高铁(湖南段)顺利推进。城际铁路长株潭线开工。高速公路已成网络。长沙机场已向国际通用机场转变。湘江航道将由1000吨级提升一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实施长株潭公交电动化三年计划行动,节油20%,废气排放减少60%。
3、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为将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湖南正组织实施五大工程。湘江上游四大重点污染区域整治进展良好,纳入该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的1377家企业,已关闭、退出、停产1017家。万元GDP能耗下降20.4%。城市洁净工程方面,生活污水处理率由19.9%提升到7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5.5%。长沙背街小巷提质改造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良好范例奖”。株洲市由全国十大重污染城市转变为以现代化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农村实行环保自治,形成了“户户分类、村收集、镇(乡)中转、县(市)处理”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2010年森林覆盖率已达到57%。
4、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市群信息同享规划已出台。长株潭同号并网升位直接惠及1200多万用户。3G网络覆盖县城以上区域,90%以上农村实现宽带通。国家超算中心等一批数字化重大项目已产生了重要影响。湖南移动建设手机支付平台,将手机钱包打造成“最通用的支付工具”。例如,在长沙即可用手机支付打的费。
5、“两型”产业快速发展。工程机械领域领跑全国,浏阳花炮在奥运会大放异彩。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很快。原创动漫产量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文化产业占经济总量5.3%,居全国第四。自主研发出污泥常温深度脱水、餐厨垃圾处理、废旧冰箱无害化处理、非晶硅光电幕墙等一大批“两型”技术和产品,获国家科技奖励106项,居全国第五。
6、民生得到较大改善。以土地集约利用和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调整为导向,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土地流转、社保制度建设。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稳步增长,如湘潭市已分别达到18040元和7660元,三年平均增长幅度为13.2%和12.9%,大大超过全省平均数(1.6万元和0.55万元)。长沙市还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称号。
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成绩斐然。“十二五”时期,湖南省委、省政府又提出“一个总体定位”,即要把“两型社会”建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争做科学发展排头兵。提出要建设绿色湖南、创新湖南、数字湖南、法制湖南,把这“四个湖南”作为湖南的四张名片,走人本发展之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