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辉煌 |
发布时间:2011/1/4 10:35:15 访问人数:1834次 |
“十一五”时期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辉煌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沈卫国
(2010年12月30日)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好!根据安排,下面就“十一五”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作一通报。
即将过去的“十一五”,是我省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和带领全省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六大战略,深入实施“861”行动计划,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功战胜多重自然灾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谱写了安徽改革发展新篇章。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是“七五”以来速度最快、波动最小的时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经济总量先后跨过7个千亿元台阶,今年有望突破1.2万亿元,居全国位次比“十五”末提高1位。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9万元,相当于全国比例由2005年的60.8%提高到66%左右。
运行质量明显提高。预计今年财政收入突破200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00亿元,均比2005年增长2倍以上;完成财政支出2500亿元左右,比2005年增长2.5倍,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自主创新力度加大,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自主创新成效明显。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进展顺利。五年新建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255家,其中国家级22家。涌现出奇瑞、江汽、科大讯飞、淮南矿业等一批自主创新典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基本确立。预计今年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1.5%,比2005年提高0.7个百分点;获得授权专利15000项左右,增长6.5倍。
工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确立。工业化率由2005年的34.3%提高到42%以上,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0%和29%,分别比2005年提高3.8和6个百分点;冶金、水泥、化工等原材料行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京东方六代线顺利投产,芜湖三安光电、中建材合肥光电产业基地、合肥彩虹蓝光LED等重大新兴产业项目陆续开工。
各类市场主体快速成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连续3年新增2000户以上,预计今年达到1.65万户,比2005年增加1.1万户;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15户,增加8户。加大非公有制经济扶持力度,非公经济比重57%左右,比2005年提高7.5个百分点。
二、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和玉米振兴计划深入推进,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启动实施,粮食连续5年增产,今年产量达到616.1亿斤,创历史新高,比2005年增产95亿斤。大力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预计今年比重达到55%左右,比2005年提高30个百分点。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各项目标任务提前实现,预计今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3400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4800户,其中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40户、比2005年增加34户。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超过16000家,比2005年增加12000家,带动了近40%的农户。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基本完成8座大型水库、81座中型水库和164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积极推进淠史杭等7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成了33座共18万千瓦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6.5万公里,新增农村户用沼气35万户,共解决了12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三、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
坚持以大投入带动大发展,深入实施“861”行动计划,固定资产投资先后跨过9个千亿元台阶,预计今年达到1.18万亿元以上;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5万亿元,相当于“十五”的4.6倍,年均增长35%以上。
通过大规模的建设,全省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交通方面,实现了市市通高速公路、铁路的目标,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水运主要通道和民航机场为骨架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以快速客运专线为重点的新一轮铁路建设全面展开,铜九铁路、合宁、合武专线建成,京沪高速铁路、合蚌客运专线等开工建设,在建规模1268公里。五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424公里、铁路营业里程491公里、港口吞吐能力1.6亿吨,今年底分别达到2925公里、2878公里和3.6亿吨;合肥新桥机场、九华山机场先后开工建设。能源方面,建成两淮亿吨级煤炭基地,新增煤炭产能487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1711万千瓦,今年底分别达到1.35亿吨和2928万千瓦,能源保障程度明显提高。水利方面,14项治淮骨干工程全面建成,淮河流域防洪保安能力大大增强;城市防洪工程加快推进。通信方面,覆盖全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基本建成,光纤通信线路、电话、互联网通达所有行政村。
四、重点领域改革逐步深化,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省属企业由43户调整到33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革及“十一五”国有中小企业改革规划任务基本完成。
文化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在全国率先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401家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省报业、出版、发行、演艺和广电传媒五大文化产业集团顺利组建,文化产品和服务输出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5年保持30%以上快速增长。
地方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引进汇丰、东亚、兴业、民生等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了外资银行零的突破。徽商银行成功实现增资扩股。先后组建农村银行43家、村镇银行15家、小额贷款公司201家。新增上市公司21家,总数达到66家,资本市场融资额1564亿元,均位居中部地区第2位。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在全省全面推开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公益性方向回归,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药品价格平均下降50%左右,得到国务院医改办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普遍欢迎。
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共撤并乡镇584个、行政村5000个,精简乡镇机构14899个。全面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对农民需要办理事项实行“一站式”服务,对财政补贴资金实行“一卡通”发放、“一线实”办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土地整治整村推进有序展开。
五、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提高,对外开放迈出新的步伐
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成为我省第一个国家层面战略规划,为加速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平台。先后制定了推进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实施方案和若干政策意见,江南、江北两个产业集中区启动建设,抢滩效应逐步显现,较好地实现了一年打基础的目标。五年累计到位省外资金1.8万亿元,年均增长55%;到位外商直接投资170亿美元,年均增长50%。截至目前,共有51家世界500强境外企业落户我省。
开发区载体作用日益突出。先后批准筹建一批省级开发区,实现每个县区拥有1家以上省级开发区的目标。合肥出口加工区获批,马鞍山和安庆经开区、芜湖和蚌埠高新区先后升格为国家级。预计今年有2家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迈出实质性步伐。达成了《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若干事项》,全面参与长三角重点合作专题。经过努力,我省被列入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规划范围,合肥和马鞍山正式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交通、能源、科技等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加速形成。
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五年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870亿美元,相当于“十五”的2.9倍。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累计设立境外企业200家左右,铜陵有色、奇瑞、江汽、安徽中鼎等企业纷纷在国外建立生产加工和资源供应基地,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和市场多元化的对外投资新格局。
六、城镇化进程加快,区域发展协调性得到改善
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35.5%提高到43%以上,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每年有超过100万人口由农村进入城镇。坚持中心城市带动,合肥城市首位度达到22%以上,比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芜湖、马鞍山、铜陵市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安庆、阜阳、蚌埠等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功能进一步完善。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先后批准马鞍山、芜湖等六市开展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在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建设的同时,加大对皖北的支持力度,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较高含金量的政策,组织开展合肥等市县与皖北结对合作,皖北地区发展明显提速,预计今年工业和财政收入等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在61个县市全面推开扩大县级经济社会发展权限工作,有效激发了县域发展活力,县域经济增速连续6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总量占全省比重由2005年的45.9%提高到48%以上。
七、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节能减排目标顺利实现。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将主要指标分解下达并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关停小火电机组305.5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炼钢、水泥产能670万吨、1362万吨和2940万吨,新增燃煤机组脱硫设施496万千瓦,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加大冶金、建材、电力等行业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的技术改造步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减排有望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力度加大。编制了《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有望纳入国家“十二五”环保专项规划。五年累计新建污水处理厂86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73万吨,实现了每个市县至少建成一座污水处理厂的目标。生态安徽建设第一阶段任务顺利完成,第二阶段建设全面展开。
循环经济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有10个单位进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开展101个省级试点,淮北、铜陵获批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
九、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民生工程顺利实施。自2007年起在全国率先实施重点民生工程,四年财政累计投入资金840亿元,惠及全省6000多万城乡居民,低收入群体“生活难、看病难、上学难”等矛盾逐步得到缓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和14%左右。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近8000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
就业和社会保障力度加大。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超过25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超过300万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了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在26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预计今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到667、378和1466万人。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形成了以铜陵、合肥为代表的典型经验;普通高校100所,在校生达到145万人,高等教育“双百工程”目标如期实现;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0%,比2005年提高35个百分点;中等职业学校616所,在校生96.7万人。省、市、县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8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文化艺术精品不断涌现,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
面向未来,安徽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十二五”时期,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坚持“双轮驱动”, 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共进、互动发展;坚持转型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开放发展,构筑开放合作新格局;坚持创新发展,加快培育核心竞争优势;坚持和谐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通过“十二五”努力,使全省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力争实现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城乡居民收入“六个翻番”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