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合肥公交举全司之力确保文明创建全面达标 |
发布时间:2008/7/20 访问人数:2933次 |
![]() 彭立煌董事长日前在集团公司创建迎省检会议上强调
举全司之力确保创建迎检全面达标
由中央文明委组织的三年一度的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工作,将于08年10月落幕。受中央文明委委托,省文明委将于近期对具有参评资格的合肥、淮北、马鞍山等城市,采取材料审核、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整体观察、听取汇报和网络调查等六种形式,对我市申报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进行全面测评,在全省3个被测评城市中,将按照成绩推荐前两名向中央文明委申报全国文明城市。因此,此次省里的测评成绩,事关我市能否顺利申报全国文明城市,时间紧迫,意义重大。
公交作为合肥市的窗口行业,每天承担着150万人次的出行任务,2550辆车、112条线路遍及全市的大街小巷,覆盖面广,流动性强大,创建任务繁重。此次集团涉及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万人拥有公交车台次、公交站点布局、无障碍设施设置、公交线路走向、司乘人员遵章守纪、热情服务、公交车辆整洁卫生等诸多内容,标准高,时间紧,要求严,压力大。
7月4日上午,集团召开紧急会议,就如何做深做实创建迎检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迎检顺利达标作出部署。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胡益胜传达了7月3日市文明委会议精神,同时,就此次迎检意义、创建氛围营造,创建知识宣传,本底资料建立,公交网站更新,站点卫生清洁,站牌“牛皮癣”清除,车身广告规范,司乘人员统一着装,安全行车,服务态度等十方面问题,作出进一步强调和重申。同时要求大家做到思想重视,组织有序,点面结合,有的放矢。迎检过程中,如发现问题严格按层级汇报,逐级、逐步、逐项予以解决。集团各分管领导,根据各自负责的区域、范围、内容等,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现场对分管的单位、部门进行了工作安排和部署。
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彭立煌最后强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检工作,是合肥市当前的一件大事,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行动上要举全司之力,无疑应放在首位。目前全市如火如荼的大建设工程,使公交很多线路被迫改道,很多车辆严重受损,给管理、营运等带来不便。但这种阵痛只是短暂的,对于合肥公交这样一个拥有8000名员工的国有企业来说,关键时期能否打硬仗,拿得起,放得下,至关重要。事实证明,一个优秀的团队,应该越是艰难,越是负重,越勇往直前。此次创建迎检能否顺利达标,正是对我们这个团队的吃苦精神、应变能力、团结协作一个最严峻的考验。
规范各种行为至关重要。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检阅?我们的各项工作距离标准还有多远?这是大家当前急需认真思考的问题。应该承认,目前,我们的管理尚存在很多不足甚至缺位,很多部位和环节,还有“硬伤”。比如有些员工行车数次违章现象,比如少数驾驶员当班期间与人聊天现象,比如不准点发车、不依次进站现象,比如窗口服务缺乏规范、设施不全现象,比如对特殊群体服务缺乏耐心、热情现象等。因此,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引导大家行为规范,迫在眉睫。
场站设施的整洁与有序不容乐观。纵观公交100多个首末站,无论是设施、规模、条件、布局,都与规范相差甚远。不仅狭小、破损、陈旧,而且物品摆放凌乱无序,茶杯、水桶乱放,工具箱缺门,桌椅坏损,严重影响了公交形象。由于涉及面太广,大规模整治显然不具备条件,对一些破损的物品、设施进行必要的修复和维护,整顿站点卫生秩序,这是当务之急。集团机关和各单位办公室也是如此,清洁有序应成为大家共同的目标。
公交车辆设施完好不容忽视。从集团现有的2600辆公交车来看,绝大多数车况良好,设施齐全。但也有少数线路车辆陈旧,设备老化,设施不全。对此,我们就应将工作做深做细一点,提前出台预案,制定防范措施,尽量减少抛锚。同时,对于那些车灯不亮,车身广告破损、翘头,语音报站器不响等影响创建和服务的现象,坚决予以整治,从现在起,车辆待料停车现象,必须杜绝。
“门前三包”必须落实到位。各单位主要领导务必发扬一盘棋的精神,不等待,不观望,不扯皮,不推诿,团结协作,发扬风格,求真务实,当仁不让。真正将“门前三包”的内容落实到位,落实到人,真正将创建的责任与任务落实到位,落实到人。同时,宣传工作要紧跟形势,营造氛围;机关干部要深入一线,求真务实;创建迎检期间,集团停止一切外出活动,坚守岗位,各尽其职。
日前,集团领导班子成员、100余名机关干部及基层管理人员,全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深入112条公交线路,104个公交首末站,7个停保场,5个保修车间及28个人员密集的公交停靠站,进行全天候巡视、检查与督导,对从外勤、车间、站点和窗口等9类共42项创建工作标准中,提炼出的19项重点督查内容进行跟踪暗访,全力以赴迎接省检。(朱晓林) |